除假期零散遭到部分人的抱怨外,“大年三十不放假”更令众多国人费解。其实,关于除夕是否放假之争由来已久。早在2007年,这一呼声就曾掀起过不小的高潮,有几十家媒体呼吁除夕放假,据当年新浪一项网络调查显示,98.8%的调查对象认为除夕应该放假。2007年12月,修改后的《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》将除夕纳入法定假日。而在6年后的今天,除夕却再次回归工作日。
36岁的刘涛在保定市政府某部门工作,他对“除夕不放假”表示“强烈不满”。刘涛称,父母住在距保定市区三百多里的山区老家,如果大年三十不放假,自己下午正常下班的时间是五点半,等下班后班车已经没有了,就算租个车回去,也许刚好能赶上“零点钟声”。“看来,要在路上看春晚了。”
家住保定市区的退体教师侯大爷也同样“有意见”。侯大爷说,自己的一双儿女都在外地工作,每年除夕,就盼着孩子们放假带着孙子回家团聚。老人感慨:“今年的大年三十也许有些冷清”。
河北大学教授谢美生研究认为,国人因年龄、职业等差别,对假期的需求有所不同,因此假期安排“众口难调”。但“除夕”没有进入法定假,的确有些意外。按照中国的传统民俗,除夕有新旧交替之意,在这一天一家人要守岁、祭祖,聚在一起吃“年夜饭”。除夕的重要性对于春节来说,是无可替代的。
此次“除夕不放假”的副作用已体现在节假日交通免费的“福利待遇”上。据了解,2014年高速免费通行时间依然按照国家的《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》执行,显而易见,原计划除夕自驾走高速回家的有车族只能乖乖交费了。
河北辅仁律师事务所律师郭英民表示,假期安排与国家的经济发展、民风民俗相关,2014年放假安排已经出台应该不会轻易更改。但放假安排引起民众如此之多争议,说明其“未尽符合民意”,有关部门应作出解释。同时,国家应出台政策,规定带薪年休假的休假时间及具体操作办法,让职工能享受该基本权益。
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
国办发明电〔2015〕18号
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人民政府,国务院各部委、各直属机构:
经国务院批准,现将2016年元旦、春节、清明节、劳动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。
一、元旦:1月1日放假,与周末连休。
二、春节:2月7日至13日放假调休,共7天。2月6日(星期六)、2月14日(星期日)上班。
三、清明节:4月4日放假,与周末连休。
四、劳动节:5月1日放假,5月2日(星期一)补休。
五、端午节:6月9日至11日放假调休,共3天。6月12日(星期日)上班。
六、中秋节:9月15日至17日放假调休,共3天。9月18日(星期日)上班。
七、国庆节: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,共7天。10月8日(星期六)、10月9日(星期日)上班。
节假日期间,各地区、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、保卫等工作,遇有重大突发事件,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,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。[2]
国务院办公厅
2015年12月10日
词条标签:
语言 , 字词(责任编辑:威展小王)